外语系关于组织开展2013年暑假大学生社会调查活动的通知
一、活动目的
通过参加社会调查实践活动,引导大学生与祖国共奋进、与时代同发展。尤其是作为我系师范专业的大学生,要深入了解基础教育改革的新形势、新成果,站在教育改革发展的最前沿,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明确自身的学习目标,为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尤其是社会实践能力奠定扎实的社会根基和实践基础。
二、活动内容
社会调查活动以开展教育调查为主,有条件的同学也可以开展其他综合性社会实践活动。
1、选题:调查选题不宜过大,可以是对当前教育改革发展中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或改革的成果进行专题性调查研究,也可以针对某一具体教育现象进行案例分析,只要反映教育实践中的实际问题,并能进行深入的理论分析或实践思考就可。参考选题附后。
2、调查:主要根据选题的需要,设计调查问卷或访谈提纲,深入城市、农村中小学校或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或家庭,进行问卷调查或访谈。
3、撰写调查报告:调查报告可以按照调查报告的规范格式要求撰写,也可以是教育叙事式的记述与评议。
三、工作要求
1、全体学生一定要从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促进自身成长的高度认识和对待此次活动。任何人不得抄袭或下载他人的调查报告或实践活动报告,一经发现,将全系通报批评,学分以零分计。
2、下学期开学第一周上交调查报告打印稿1份。字数不低于3000字。
3、格式要求:封面、内容格式按照系内要求进行。1)正文部分:用小四宋体,行间距20磅。一级标题小四黑体。2)参考文献:注明著作作者、名称、引用页码、出版社、出版时间、版次,或论文作者、题目、论文发表期刊名称、期数。3)附录部分:包括调查问卷、访谈提纲等,用5号楷体。
四、教育调查报告的主要类型与撰写说明
1.现状调查报告。是比较系统地反映某地区、本学校基本情况的一种调查报告,可以包括优势与不足两个方面。
2.典型经验调查报告。是通过分析典型事例,总结工作中出现的新经验,从而指导和推动某方面工作的一种调查报告。
3.问题调查报告。是针对某一方面的问题,进行专项调查,澄清事实真相,判明问题的原因和性质,确定造成的危害,并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建议,为问题的最后处理提供依据,也为其他有关方面提供参考和借鉴的一种调查报告。
4.教育调查报告的撰写。本次活动提供两种类型调查报告的撰写方法,供选择:
(1)理论研究型调查报告
这是以学术研究为目的而撰写的报告,它以收集、分类 、整理资料并提出问题、报告结论为特点。具体内容包括:题目、调查目的、调查对象与方法、调查结果、分析与讨论、结论与建议等。
(2)实践探索型调查报告
针对某个事情或问题撰写的调查报告。它可以是针对教育发展中某一实际问题进行分析概括,提出对策或建议;也可以是针对某一方面的经验或典型做法进行分析说明,并总结概括出其一般的经验或规律,进而提出推广建议等。
外语系2013 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调研课题参考选题
(一)教育
1.近年中小学教育的变化、存在问题、解决思路;2.近年来百姓对孩子高考态度的变迁;3.外出务工人员子女教育状况调查;4.互联网与青少年成长与发展研究;5.校园安全知识调查及宣传;6.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瓶颈问题的调查研究;7.各地解决中小学应试教育现象的举措和实践调查研究; 8.加强和改革中小学道德教育的典型调查; 9.关注农民工子女问题; 10.教育体制改革;11.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或心理健康情况调查;12.区域或学校师资队伍建设情况调查;13、中小学学科教学(如语文、数学、信息技术等某一学科)现状调查;14、城市或农村家庭教育状况调查;15、课堂教学改革成果的案例调查与研究;16、班主任工作案例研究;17、学习困难学生或特殊儿童的个案研究;18、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情况调查(总体的或学科的,也可以是校本课程的等);19、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情况调查;20、有关中小学生与网络的调查;21、中小学生课外、校外活动情况调查;22、中小学生学习兴趣、动机、能力等发展水平的专题调查。23.中等学校教育改革现状及发展趋势。 24. 中学师资队伍现状调查。 25. 中学生德、智、体现状调查。 26. 优秀教师或教研室的先进事迹、教育教学经验、教学改革试验的调查。27.中学生课程学习兴趣及其原因。 28. 中学生课外学习的安排及效果。 29.中学生学习上存在的主要困难及其原因。 30. 中学生参加第二课堂活动的兴趣及要求。 31. 中学生思想政治品德状况调查与研究。 32. 中学生学习动因的调查与研究。 33. 中学生学习方法的调查与研究。 34. 中学生学业负担的调查与研究。35. 当代中学生的思想苦恼。 36. 当前影响中学生思想、学习的主要因素。 37. 促进后进生转化的诸因素分析。 38. 良好班风的形成及其原因。39. 当代中学生心目中的优秀班主任。 40. 中学生心理特征调查与研究(如独生子女、个体户子女、留级生、优生、差生、班干部等。)
(二)青年研究
1.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调查; 2.当代中国农村青年的生存状态研究; 3.国企青年职工发展成才调研; 4.青年流动现象研究; 5.青年自发组织的调查研究; 6.特殊困难青少年群体的生活状况与帮扶机制研究; 7.青年心理素质状况调查与研究; 8.青年恋爱、婚姻、家庭生活状况研究; 9.城乡青少年交流工作探讨;10.当代青年价值观念与行为特征研究;11.青少年诉求整合、表达机制的研究;12.“新农村新青年”发展计划研究;1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青年参与的研究;1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青年工作机制研究;1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青少年教育研究;16.青少年政策与法规研究;17.未成年人思想道德调查;18.青少年网瘾戒除调查;19.承担政府青年事务的途径、机制研究;20.关于如何更好地发挥青年典型示范引导作用的研究。21.“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22.当代大学生思想状况与身心发展情况研究23.当代大学生价值观调查24.社会实践活动对大学毕业生择业意向的影响调查25.大学生社会交往(适应)能力状况调查26.大学生消费需求调查27.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调查28.大学生创业发展状况调查29.大学生环保意识及其行为模式调查30.大学生志愿服务状况调查
(三)经济、卫生
1.个体、私营企业发展调查; 2.完善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 3.环境保护以及低碳生活的宣传与调查; 4.就业与收入分配问题; 5.财税、金融、价格等方面的问题; 6.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7.从对民营企业家的调查分析看成才之路的曲折性; 8.基层的卫生情况; 9.地区常见疾病; 10.当地群众的卫生理念; 11.当地医疗条件; 12.地区卫生宣传情况; 13.信息化对企业经营管理发展的作用调查研究; 14.资源、环境、生态保护和管理体制问题调查研究; 15.食品卫生安全监管体制、机制与状况的调查研究; 16.医疗与药品的监管体制、机制和现状的调查; 17.医疗保障问题; 18.社会计划生育及婚姻调查(地贫预防知识宣讲); 19.灾后重建情况调查(干旱原因的调查,汶川、玉树灾后重建调查等)。 20.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思路、新举措的情况调查;
(四)法律
1.法律援助的实践; 2.未成年人思想状况和权益保护状况研究; 3.青少年违法犯罪与预防研究;4.青少年权益保障工作研究;5.未成年人法律保护问题调查研究;6.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7.我国法律援助工作的发展和创新调查研究;8.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有关法律研究。
(五)社会
1.农民生活保障;2.农民工子弟上学问题;3.私营企业劳资关系问题;4.各社会领域的发展变化及成就。5.农村发展现状调研;6.农村义务教育问题;7.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8.农村基层组织建设;9.农村征地以及农民权益保护;10.农村文化建设调查;11.社会信任问题调查研究;12.农村老年人生活状况调研;13.城市空巢老人生活状况调查;14.农民工闲暇时间支配状况调查;15.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状况调查及逐渐流失原因;16.社会弱势群体的生存状况及政府政策的效果;17.近年来用工招聘方式的变迁、存在问题、解决思路;18.进城务工青年生活状况与心态调查;19.社区人口老龄化情况;20.社区公共设施建设与安全保护措施。21.城市经济发展与城市社会建设研究22.城市化、小城镇建设与城乡统筹发展问题研究23.区域产业规划、调整与发展调研24.城市社区建设实证研究25.新型传媒与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研究26.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问题研究